News

幼教专题

如何理解幼儿园游戏活动

2022-07-17 01:30:38

摘要:本期内容包括:(什么是幼儿园游戏、幼儿园游戏开展存在的误区)。

一、什么是幼儿园游戏?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但是幼教领域对何为游戏、如何游戏,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应该如何理解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呢?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可喜的现象,即游戏成了幼儿教育界的“高频词汇”,但幼教工作者对于幼儿园游戏的认识有各种分歧,这其中既有观念方面的原因,又有传统习惯的原因,甚至还有一些属于其他范畴的因素。

幼儿园游戏不同于通常意义上的游戏,如同幼儿教育不同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这个道理是一样,如果大多数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那么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国家文件就会更简单有效。

至于“如何理解游戏对儿童的重要性”,我们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里各找出一个命题,即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等于学习、游戏是儿童的权利,构成了游戏课程化理论的三支点,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幼儿园家具全屋定制 1.jpg


二、幼儿园游戏开展存在的误区:

幼儿园游戏开展的最大误区是游戏与课程作为两个核心独自存在,也就是幼儿园教育存在双核化的现状。

所以,我国的大多数幼儿园把游戏理解为自由活动,把游戏限定在特定时间(如每天一小时或两小时)和特定空间(如操场或教室的区角)里。而课程则是通过主题活动、主要是集体教学活动来完成,这就导致了游戏没有、也不可能成为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正是由于以上现状,我们提出将游戏与课程整合为一个完整的单核的目标,游戏课程化就是变双核为完整单核的途径。

游戏课程化作为一种理念,是对传统游戏理论、包括游戏的分类、特点和作用等理论问题做出的解构以及针对我国幼儿园教育实际需要的重构。

课程模式是一种概念性的表征,包含理论体系和课程要素,游戏课程化作为课程模式,其理论基础就是,对于幼儿来说,游戏等于学习,对于幼儿园来说课程是幼儿学习的进程。

幼儿学习的进程贯彻着,课程目标的过程模式和课程实施的取向,在幼儿的游戏中,应该是教师的科学参与和良性的师幼互动。

幼儿的学习是在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人际交往环境)中建构而成的,不是单纯地被传授知识的过程,幼儿在幼儿园里的游戏,就是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通过双向建构完成的学习过程。


幼儿园家具全屋定制 2.jpg


浙江绿森堡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学前教育设备“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营:幼儿园家具、大型儿童组合滑梯、幼儿园整体规划设计、全屋定制、户外木质拓展、非标定制、攀爬网、木质海盗船、蒙式教具柜、玩具柜等幼教配套设施。

绿森堡-以绿色-自然-环保为出发点,为儿童的成长健康创建安全放心堡垒!

绿森堡 - 竭诚为您服务 - 欢迎您的光临!

工厂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轻工产业园盛宇路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