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幼教专题

浅谈幼儿园游戏课程化的实践

2022-07-20 08:18:44

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其他文件的明文规定,也是幼教界众所周知的常识,但在幼教实践中却难以落实。长期以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一方面被认为是自发活动,只有愉悦功能,没有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而存在。


幼儿园家具全屋定制 3.jpg


幼儿园传统的游戏论和课程论,揭示了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着游戏和课程的“双核”现象,我们提出了“双核”变“单核”的游戏课程化理念,主张将幼儿园游戏手段与目的相统一,这在幼教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游戏课程化”理论,因为长期以来,幼儿园在处理游戏和课程的关系时,存在非黑即白的二元论,即游戏是“玩”,上课才是“学习”,这种二元论阻碍了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实现。“游戏课程化”理念让幼儿园长期存在着的游戏与课程分离的“双核”现象,通过游戏课程化实践由“双核”变“单核”。游戏课程化案例精彩纷呈,其中,通过实践生成的每个游戏链都紧紧围绕对幼儿自我发现、自然与生命以及人际关系的好奇和探究。

一、游戏让孩子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对幼儿来说,游戏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为了让幼儿充分开展游戏,不限制幼儿的游戏时间,这是因为有时幼儿对一种现象的探索会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而被紧紧地吸引,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可以自主延长游戏时间、自主改变游戏材料与玩法、自主拓展游戏范围等,在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体现。

二、互动使孩子的游戏更有“戏”,互动意味着对话及相互构建,是弥漫、充盈在同伴之间、师幼之间、亲子之间的一种教育情景和游戏模式。幼儿在互动中生成许多有趣,且有价值的“戏”。自然地玩、自然地生长是游戏课程化的溯源与拓展。每个游戏以个别、小组、集体等形式,促使幼儿学习、迁移经验、获得新知,进行深度探究,呈现出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多方互动、共享交流,游戏活动紧密联结、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在践行游戏课程化过程中,真正做到让游戏“一直有戏”这才是真正“基于幼儿、幼儿为本”的教育,这才是幼儿园教师无可替代的专业性!


浙江绿森堡儿童用品有限公司:学前教育设备“一站式”解决方案服务商!主营:幼儿园家具、大型儿童组合滑梯、幼儿园整体规划设计、全屋定制、户外木质拓展、非标定制、攀爬网、木质海盗船、蒙式教具柜、玩具柜等幼教配套设施。

绿森堡-以绿色-自然-环保为出发点,为儿童的成长健康创建安全放心堡垒!

绿森堡 - 竭诚为您服务 - 欢迎您的光临!

工厂地址: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轻工产业园盛宇路28号。